成员规范:不要以自我为中心(L3)
创建日期:2025-04-21
更新日期:2025-05-18
阅读次数:83
第一视角:以自我为中心。只考虑自己的想法,不考虑他人的想法,整个世界必须围着自己转。无法理解与自己不同的观点,无法接受非“情理之中”的意外,面对非情理之中的意外时会暴怒或逃避与遗忘。 第二视角:以对方为中心。只考虑他人的想法,不考虑自己的想法,与每个人都能共情,不断伤害自己而去保护他人。看到伤痕累累的自己时会懊悔,并封闭自己、不与外界接触、从而自我保护;但自己会因没有目标而迷茫,从而自残;或再度接触他人,选择一个人、只共情他、回避与其他人的一切接触。 第三视角:以世界为中心。能迅速理解他人的观点、即便与自己观点不一致;能对大多数意外的成因有诸多猜测,面对无法理解的意外时会思考与调查。 轲目苦津成员要使用第三视角。
以自我为中心:无视反例,觉得他人观点与自己一致(新闻看法)
案例: A:(在部门群里分享一个重要新闻:特朗普关税。用三百字精炼介绍复杂的来龙去脉) B:服了,全都是废话。你写这一堆事实有什么用?这么大的新闻谁不知道?你有这时间写点你的看法啊,那才是大家想知道的! A:第一,本群一半以上的人不知道。第二,你可以说【你希望我写我的看法】,但不该轻易地说【大家希望我写我的看法】。
解析: B觉得自己看过这个新闻、并且很喜欢看这个新闻、并且看到网友都在热议,于是觉得这个新闻是常识。 如果B仅仅如此,那么只能说B是受到互联网信息茧房的欺骗。 但是,B曾好几次找人简单开启关于相似新闻的话题(特朗普各种新闻)、经常被回应【不感兴趣】。 基于此,可以判定为B以自我为中心,遇到意外时无视与遗忘。 注:B不会再找那些曾表达【不感兴趣】的人聊特朗普。但这只是因为B以自我为中心的想到【我如果再找他们,那么他们还会拒绝我】,而不会思考他人为什么拒绝、不会意识到【他们不关心政治新闻】。
以自我为中心:无视反例,觉得他人掌握自己的信息与知识(脚本)
案例: B:(开发了一套小脚本,可以实现XX效果,分享出来) A:这个脚本如何使用?我下载后并不能实现这个效果【截图】。我尝试执行XX文件,但是报错【截图】。另外,我希望你后续在分享脚本时,主动写清ReadMe,告知读者如何使用脚本来复现你的效果,这也是Github的常识。 B:你怎么能直接运行呢?你难道不知道要先手动修改一下XX文件里的绝对路径?你但凡看一眼代码都不至于出这个问题。这也要我教?复杂项目才需要ReadMe,我这个脚本、但凡一个智力正常的人都不会出问题。
解析: B自己可以准确使用这个脚本,并且因为【想不到如何优化】而觉得【目前没有使用不便之处】。完整的思维过程是:
- 这里不好,如果能优化一下就好了。
- 使用X方式优化?不行。
- 使用Y方式优化?不行。
- 这里真的需要优化吗?这里就不该优化。我这个脚本已经很完美了。
- 是的,很完美了,我想不到还能如何优化。
- 是的,很完美了。
然后,B默认他人也赞同自己。这个默认本身没什么问题。 但是,当A表现出不赞同时,B不会修改自己的看法,只会指责A。这意味着B以自我为中心。 A的发言已经很完美了:
- 开篇给出问题,后文都是注释。
- 描述自己的操作,给出详细截图信息,提供信息给对方、让对方可以直接解决问题(而不需要追问)。
- 【另外】环节里也是开篇给出建议,后文给出理由。
A这里也是一个成员规范。这个案例里有两个成员规范:
- L4规范:要像A这样提问。
- L3规范:不要像B这样以自我为中心。
以自我为中心:对于自己的某个诉求,觉得社会中一定是【要满足人们的这个诉求,是常识】
案例: A:研发使用RVC适配50系列显卡,参考资料【如梦适配50系列显卡】,限时四天。 B:不该限时,研发类任务无法估算时间,可能一个小时,也可能一个月。 A:前些天,你要作为员工的工资、假期、不主动调研与给自己布置任务、不读其他成员日志,我给你。但同时,你也需要接受KPI考核。研发类任务一样需要限时,完不成就扣KPI。过去在轲目苦津研发不限时,但那是成员的待遇;社会员工没有这个待遇。 B:你到底懂不懂研发?研发任务无法估算时间,无法估算时间,我说了多少遍了?!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公司会对研发任务限时! A:错。各大公司与高校都限时,各大研究院甚至都是非升即走的,研发不出来就开除、成功就升职。 B:你什么态度?你要开除我?我做了多少贡献?!你啊啊啊啊啊啊气死我了!!!!愚不可及!忘恩负义! A:你在岔开话题。你冷静一会儿吧。 (一会儿后) B:我不认为我是社会成员。我希望的是独立于员工与成员之外的第三个身份。 A:你定义这个身份,写清楚权责。因为社会上没有现成的这个身份,你提出来要求、那么你就要说清楚你的要求。 B:有现成的。或者说,成员与员工都属于这个模式。或者说,成员与员工根本就不存在,只有这个模式。这不是我提的要求,这是常识,是你需要把你不这样做的理由说出来。 A:跟你交流太低效了。我不跟你谈这些了。研发XX,限时四天,超时扣KPI,不爽就离职。
解析: 这里B有两处以自我为中心。 第一,因为自己无法在限时内完成研发任务,所以认为【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公司会对研发任务限时】。 第二,因为自己希望作为一种【第三身份】,所以认为【常识:所有人都应当是第三身份】。
评论
浊浪逝风: 本文开篇的【第二视角】,学术界不存在这个理论。这是你推理出来的人员类型?还是基于小说而想象的?还是现实中的案例? 执悲今厄: 回应浊浪逝风:现实案例,百万字消息记录支撑。
千里未来: 原文:B觉得自己看过这个新闻、并且很喜欢看这个新闻、并且看到网友都在热议,于是觉得这个新闻是常识。如果B仅仅如此,那么只能说B是受到互联网信息茧房的欺骗。 评论:信息茧房的欺骗。我联想到:网络上女权主义者很多,但现实中女性里一大半人都没听说过女权主义。
天涯剑歌: 原文:是的,很完美了。(那一段心理拆解) 评论:很有价值的拆解,很不错的案例。这表现了生成判断的【双向优化:给出答案,找不到答案就消灭问题】【连续确认:是的。是的】。
浊浪逝风: 本文可以概括为:成员需要至少常态三级心智理论能力。 注:心智理论能力 参考资料:https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Theory_of_mind 简化案例:
- 一级心智理论能力:我想吃饭。哺乳动物基本功。
- 二级心智理论能力:我觉得妈妈希望我吃饭。人类基本功,聪明动物。
- 三级心智理论能力:我觉得小明妈妈希望小明吃饭。作家基本功,心理咨询师基本功,高情商人类。
- 四级心智理论能力:我觉得小红觉得小明妈妈希望小明吃饭。顶级作家,顶级心理咨询师。
实际案例:
- 一级心智理论能力:我想休息。
- 二级心智理论能力:我觉得领导希望我工作。
- 三级心智理论能力:我觉得领导希望用户不要退款。
- 四级心智理论能力:我觉得领导希望我希望用户不要退款。
参考文档:知识诅咒现象:从心智理论到生成判断理论。
仙世凡生: 厉害!附议。 【常态】一词用的很棒。
天涯剑歌: 本文跟心智理论还是有一些细微不同的:心智理论能力局限于【点对点】,而本文还包含【面】,比如【所有公司都……】【所有人都……】。(不过大多数时候这种面可以等价为【不包含一个点、满足……】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