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员规范:自我认知及其意义

创建日期:2025-08-06

更新日期:2025-09-17

阅读次数:39

例一:不回应假设性问题

A:你为什么让我爱国? B:因为你出生在中国。 A:如果我出生在美国,你会希望我爱美国吗? B:(沉默)没有如果。你出生在中国。

例二:不思考假设性问题,导致灾难

A跟B冲突,商战,多回合交锋,此时A小胜。 突然,A的兄弟C死了,车祸。肇事者是一个得了绝症的人,家里搜出来二十万现金。 A认定是B雇人做的车祸。但B死活不承认。A深入调查,跟兄弟D一起搜集证据。 一天,D找A喝酒,闲聊(D曾是警察): D:以前做警察的时候,单位里有一个荣誉墙,上面有一个大义灭亲的例子。那个警察调查一起凶杀案,最后发现凶手是自己小叔,然后他亲手给小叔送进去了。好警察啊。 A:这不很正常? D:你也会这样做? A:当然。 D:真的吗?就说现在这个事。如果最终调查发现,是你的亲人杀的C,那么你会怎么做? A:不可能。肯定是B干的。 D:如果。我是说如果。 A:(沉默)没有如果。他们不可能买凶杀C。 几天后,A调查到真相,就是A的父亲和爷爷一起策划的杀C。A单亲家庭,母亲离异、奶奶早死。 A反复确认,凶手就是A的父亲和爷爷。A找父亲对质,父亲也承认了,但似乎有一些难言之隐。 A崩溃,大骂父亲和爷爷。父亲和爷爷想说什么,但没说,只是道歉。 A又问,之前A调查到一个有线索的人,结果自己刚驱车过去,那人就死了。是不是父亲干的。父亲也承认了。A又大骂,那人是无辜的,骂父亲和爷爷滥杀无辜,又说了很多诅咒父亲和爷爷的话,然后逼他们自首。父亲说给我两天时间,我把一切都告诉你。 A离开了家,去跟兄弟们请罪,自刀。兄弟们把A送去医院包扎,并且提交了一些更深入的情报,表明是A父亲被B所欺骗与利用。 A带兄弟们去跟B对质,火并,小胜,也得知了进一步的许多真相,此时A对父亲已经没有那么愤怒了。 一个小弟给A送来一个U盘,说是A父亲给主角的。A一看,是录像,是父亲与爷爷对真相的详细陈述,然后父亲与爷爷说他们自首会留下污点、影响A,他们深知自己的罪恶、对不起A,他们会自尽。A大惊,急忙赶回家,然而晚了,父亲与爷爷已经上吊死了。 A崩溃大哭。长久以来,A在外、在兄弟们面前必须装出一副强大自信的样子,只有在家、在父亲与爷爷面前才能卸下伪装、倾诉烦恼、展示弱小的一面。如今自己逼死了父亲与爷爷,今后自己再也没有温暖的家了。 此时A非常后悔当初骂父亲与爷爷。他应当先问清楚细节,而不是只去关注【是不是你们买凶杀的C】。但已经没有重来的机会了。

当初D问A【如果最终调查发现,是你的亲人杀的C,那么你会怎么做】时,A不该说【没有如果。他们不可能买凶杀C】。 A应该认真思考这个问题。甚至于,在D提问之前,A心中就应当有答案。 可以是大义灭亲,可以是包庇家人,可以是问清原因并具体事情具体分析。A想做的是第三种,但因为A之前没想过这件事,所以当突然遭遇这种情况时,A不知道做什么、于是匆匆选择了第一种,然后过两天后悔。 (注:素材出自《惊悚:我只卖凶宅》第1到124章)

例三:无法回答假设性问题,导致现状困境无法解决

A:你最近工作有些低效。 B:嗯。我感觉工作缺乏动力。 A:为什么?因为觉得这个工作无法给团队带来大额收益?还是因为觉得即便带来大额收益、也无法改善你的个人生活? B:我不知道。 A:因为这个项目是别人设计的、你不理解这个项目的闭环?如果是一个你提出来的项目,那么你会有动力吗? B:我不知道。

如果B有能力回答假设性问题,那么低效的问题可以迅速解决。 B之所以低效,以及许多人之所以有许多坏毛病,本质都是因为他们无法回答假设性问题。 他们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在一个新情况下会做什么。 自我认知,是一个强大的解决问题的工具。在九成的时候,当你完成自我认知之后,问题就瞬间解决了。 (自我认知:即能准确预测自己在某情况下会做什么)

例四:无法正确预测假设性问题,导致灾难

很多赌徒,倾家荡产之时,总想着上岸之后就不赌了。(上岸:还清债务) 然后,父母拿出积蓄、卖掉房子,帮他上岸。然而他却依然忍不住,继续赌,最终再次倾家荡产,没救了。

很多学生,作业没写完,总想着【打完这局游戏就去写】。然后打完一局,又来一局……最终直到困得不行,睡觉,作业没写。 这都是无法正确预测自己的行为所带来的恶果。 你以为你上岸就不赌了,你以为你打完这局就会写,为此你牺牲了家人、牺牲了时间,结果你做不到,白白牺牲。

如何提高自我预测能力

自我预测,即本文所述的自我认知能力。自我认知主要包含自我预测(本文)、自我观察(内觉)。 自我预测能力其实很好训练,也很有趣。可以从最基本的幻想开始,平日里可以幻想【如果我有超能力,那么我会怎么做】,或者其他类似的有趣问题。 进一步的,可以在等待的时候预测,这也是很自然的事情。比如等待高考分数时,预测【如果我考了650那么怎么办?如果我考了450那么怎么办?】,或者等待亲人手术时,预测【手术成功了怎么办?手术失败了怎么办?】。千万不要觉得【不要去想手术失败,不要乌鸦嘴】。 那些自我预测能力弱的人,普遍是童年时经常在尝试预测时被父母打断【不要乌鸦嘴】。

问:为什么说【千万不要觉得"不要去想手术失败,不要乌鸦嘴"】?有的人,经常预测坏事、预测他人恶意,自我循环,恐惧,甚至直接基于自己的预测来做出一些不好的行为(比如报复)。 答:这些自我循环的人,并不是因为预测坏事,而是因为反馈失衡,经常遭遇坏事。 一个正常的人,预测好事、预测坏事,但经常遭遇好事,那么他就是优秀的。 但如果他经常遭遇坏事,那么无论他是否预测,他都会像你说的那样,认为他人都是恶意的。

问:多说几句吧。自我观察能力如何提高? 答:以情绪为切入点,观察情绪。观察在你产生情绪的上一刻、你闪过的念头。 进阶则是冥想,放空大脑,强化敏感性,感受微弱的念头。

评论

暮已归人:在例二中,甚至A可能会怪罪D【都是因为当初你跟我谈大义灭亲,所以我如今才第一时间做了大义灭亲,导致我后悔】。跟这种愚蠢的A,D就不该多管闲事,不该去问A那个问题,更不该追随这样的A当大哥。

仙世凡生:可预测真的很累啊,在例二中,难道A需要考虑每一种可能吗? 执悲今厄:不。自我预测的终极形态是潜意识预测,做梦预测。当你习惯于预测后,你的每一次睡眠都会自动进行大量的预测与推演,几乎覆盖你生活中可能的方方面面。你不需要主动预测任何东西,就可以实现【在任何情况到来时,你都知道怎么做】。这就是我在例二中说的【在D提问之前,A心中就应当有答案】。 仙世凡生:怎么可能呢?举个例子,假设第一天调查真相,还没睡觉,当天就发现了凶手是父亲,那么这就没有预测到吧? 执悲今厄:不,可以预测到。预测又不是必须【对于杀C的事情,预测】。做一个【父亲杀了母亲】的梦,推演那时你的做法,这样此处就可以迁移到【父亲杀C】。 仙世凡生:那也不一样吧,因为做梦的话应该就是【大义灭亲】或者【宽容】,不存在【具体调查】。 执悲今厄:组合预测。你某天再做一个【你因为没具体调查而冤枉了人】的梦,可以跟父亲无关,可以是你穿越成了县令。这样此处父亲的事情你也能迅速引用之前的梦境推演(无意识引用),并做出正确的行为。 仙世凡生:明白了。 匿名:有的人很少做梦。 浊浪逝风:每个人每天都会做几十几百个梦,只不过不被记忆与察觉罢了。甚至清醒的时候都在做碎片的梦,那些你突然冒出来的灵感就是梦中的高价值产物。梦时刻变化,只有对于中等价值以上时才会继续推演,否则就重新生成梦。只有当你在一个大梦(持续推演)时中断醒来,才会觉得今夜做梦了。

评论区 (0 条评论)

暂无评论,来发表第一条评论吧!